开云手机登录入口



龙亢农场50年精彩回望系列之农业篇

龙亢农场50年精彩回望系列之农业篇

发布日期:2009-11-12 浏览次数:4648

 

共和国60华诞刚刚过去,我们又迎来了龙亢农场建场50周年。50年前的今天,被人们称为45里“烟袋湖”的龙亢农场,到处是贫瘠荒凉的景象。“兔子不拉屎,茅草难发棵”就是当时对农场情景的写照。50年来,几代农场人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,谱写了自强不息、顽强奋进的壮丽诗篇,农场面貌、职工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如今,龙亢农场已成为蚌埠西部地区的经济、文化、物流、农贸和信息交流中心,成为国家级新农村建设联系点,农业部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区、省农科院旱地作物科研基地、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。蚌埠龙亢农场现代农业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成立,又给龙亢农场插上了跨越发展的崭新翅膀。现在的龙亢农场,到处呈现出生机盎然、欣欣向荣的景象,职工生活正昂首迈向小康。龙亢农场50年的巨变与成就,值得我们珍惜,值得我们感悟,农场辉煌灿烂的美好前景更值得我们为之奋斗,倾力创造。在庆祝龙亢农场建场50周年之际,让我们共同回顾农场50年的发展历程,追忆那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,展示农场硕果累累的辉煌业绩,共同创造农场充满希望的明天。
农业篇
建场初期,龙亢农场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,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落后,粮食产量极低,不具备抗御自然灾害能力,完全处于“靠天收”的状态。50年来,农场累计投入资金2.8亿元,加强农田基本建设,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,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,3万亩耕地现已建成田成方、林成网、渠相通、路相连的标准化农田。粮食总产从建场之年的5.64万公斤,飙升到2009年的2518万公斤,创造了无数个奇迹,逐步探索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。
水利是农业的命脉。我场的农田水利经过几代人的努力,现已做到速灌速排,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。目前,全场纵横相连的河网化及中心排灌渠长73公里,条田沟总长200多公里,现已修建混凝土预制板防渗灌渠24公里,排灌机械装机总容量达到2850千瓦,沟涵渠闸站配套的水利体系已经建成,基本满足了旱能灌、涝能排的现代农业生产要求。
农业机械化为农场发展提供了动力。从三台拖拉机起家,目前农场现已拥有大型拖拉机240台,其中80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48台,农具700多台,收割机108台,农机总动力达21000多千瓦。全场农业机械化程度超过95%,秋季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率达100%。
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,农场实施“飞防”作业,兴建飞机场水泥跑道,投资972万元兴建三条种子烘干线,全场拥有水泥晒场15万平方米。
龙亢农场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对生产的促进作用。通过科技培训和科技人员及科技示范户的现场示范,将农业科技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。“五统一” 的生产模式,提高了作物的品质和产量。轰轰烈烈地劳动竞赛,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。
50年来,龙亢农场科研机构从无到有,科研队伍从小到大,科技实力由弱到强。近年来,随着省农科院皖北科技创新中心落户龙亢农场,双方协同进行了科研开发,先后承担了安徽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、小麦杂交育种、航天育种、大豆杂交育种工作、沿淮稻麦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等省级科研项目和国家“十一五”粮食丰产科技工程。
2009年9月1日,蚌埠龙亢农场现代农业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揭牌成立。试验区将以现有的龙亢农场产业集中区为基础,借助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势,创新机制,整合资源,着力建设农业科研基地、农业展示培训基地、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、绿色产品生产基地,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园、食品产业园、生态宜居城镇和皖北农贸物流中心,为农场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。

关注开云手机登录入口官方微信平台

二维码